作 者:珍奈.溫特森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我是女人,我也是男人,這就是我。我在自己選擇的身體裡。」
瘋狂,好笑,聰明,機靈
當代最大膽最具原創性的作家珍奈.溫特森向瑪麗.雪萊致敬之作
【內容簡介】
1818年,瑪麗.雪萊出版了《科學怪人》。
200年後,英國最具原創性、《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奈.溫特森以新作向她致敬,寫出《科學愛人》,將弗蘭肯斯坦醫生變成人工智慧開發者;瑪麗.雪萊化身跨性別的浪漫愛人;拜倫勳爵也來到現代,成了可愛爆笑的性愛機器人製造商。至於科學怪人呢?在新故事中不但通上了電,還是個AI。
兩個世紀後,生命的可能性更多了,但是我們敢為之付出代價嗎?我們願意成為科學愛人嗎?
英國準備脫歐的青黃不接期,年輕的跨性別醫生芮發現自己意外墜入愛河——對象是知名教授維多.斯坦。維多研究的領域與人工智慧相關,頗受爭議。
離婚不久,剛回家與老媽同住的朗恩.洛德,砸大錢開發新一代性愛機器人,準備造福全球各地的寂寞男性。
同時讀者也會回到1816年,19歲的瑪麗.雪萊寫下主角弗蘭肯斯坦醫生造出一個怪物的那一年,怪物說:「當心,我無所畏懼,因此所向無敵。」
瑪麗.雪萊見識不凡的母親瑪麗.沃斯通克萊夫特曾說:「我生來不走尋常路!」。瑪麗.雪萊不僅繼承了母親的名字,更走出了遠不尋常的道路。她與雪萊私奔、多次懷孕喪子、以女性作家身分獨立維生。在一個陰雨綿綿的夏季裡,她與丈夫雪萊及詩人拜倫、表妹克萊兒困在日內瓦的別墅裡,不到19歲的她,寫出了《科學怪人》。經歷同樣不平凡的珍奈.溫特森則以令人驚訝的創造力,寫出幽默機伶、憤世嫉俗、大膽坦率的現代版《科學怪人》回應瑪麗.雪萊,與極力發展人工智慧、打破人與非人疆界的現代交錯,擁抱科學也熱愛文學的她極力追問:生命的本質究竟為何?
【各界推薦】
在這本書裡,硬梆梆的科學碰上浮想聯翩的羅曼蒂克主義,激盪出張力與和諧。這是本娛樂與淵博兼具的作品,構築得有力精巧,有著溫特森一向的關懷——性別、語言、性、個體自由的極限以及理想的生活。
——《衛報》
溫特森自製出一種讓人沉思也讓人備受挑戰的小說,同時又充滿娛樂性(我笑翻了不知道多少次)。就像小說主角芮,這個科學愛人,混合了人們對小說的期待與價值。
——莎拉.洛茲,《紐時書評》
溫特森在這本書裡玩著只屬於她自己的遊戲。她時不時地打破第四面牆,好像這本書是哪一集《邋遢女郎》一樣。
——《紐約時報》
溫特森在這本書中最聰明的調度,或許是指出了跨性別人士才是在我們能夠自己決定的未來中真正的先驅,那時,我們能設計自己的身體。從這個面向改寫《科學怪人》,怪物不再有如怪獸;他只是誕生得太早。有一天,溫特森指出,生物學再也無法定義我們。我們只是意識——不羈的意識。
——《華盛頓郵報》
科學愛人充滿著形形色色的例子,從智慧義肢到低溫冷凍,再到性愛機器人;從疑問科技是否天生就有性別,到大哉一問是否人工智慧事實上比自私的人類對這顆星球更有好處。
——《獨立報》
珍奈.溫特森是當代最大膽也最具原創性的作家。
——《ELLE雜誌》
這本小說話很多、很聰明,既顛覆又性感。
——德維特.迦納,《紐約時報》
【作者簡介】
珍奈.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1959~)
英國當代最好的小說家之一,1985年她寫下自傳色彩的第一部作品《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獲頒英國惠特布雷小說獎,授權BBC拍成影集,並親自改編,獲得許多國際大獎。2013年她再以成長題材寫出暢銷又獲獎的回憶錄《正常就好,何必快樂?》。2006年因其文學成就獲頒大英帝國勳章(OBE)。
溫特森童年遭親生父母棄養,由信仰虔誠的溫特森夫婦收養,在曼徹斯特受教育成長。然而她因為愛上女孩,不見容於養父母,也無法再從事家庭期待於她的傳教工作,16歲決定離家自立更生。艱難的年少生活,養成她獨立思考的特質,且言論大膽,對自己熱愛的文學勇敢發聲。如今她已是英國文壇公認代表性的聲音。BBC舉辦「女性分水嶺小說」票選中,她以三部作品同時獲得提名,成為入選作品最多的當代小說家。
目前為止她總共出版了十部小說,另外著有童書、非虛構作品和劇本,並長期為《衛報》撰稿。
【翻譯簡介】
陳佳琳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華盛頓大學東亞碩士,蒙特雷國際學院口筆譯碩士。譯作包括《門》、《嬉皮記》、《邊緣人的合奏曲》、《親愛的小小憂愁》、《鷹與心的追尋》、《飄浮男孩》、《喬治女孩》、《我要帶你回家》、《騙徒》、《布魯克林》、《來自無人地帶的明信片》、《大師》與《在我墳上起舞》。
明星商品